玄奇阁
登陆 / 注册 搜索

USERCENTER

SEARCHSITE

搜索

查看: 35053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流传着很多关于“赶尸”的事迹,那我来说说湘西“赶尸法术”

[复制链接]

173

主题

327

帖子

327

积分

初入江湖

Rank: 6Rank: 6

UID
322
精华
0
玄币
290
贡献
110
奇币
624
在线时间
51 小时
注册时间
2014-12-1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9-3-14 13:47:5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在湘西地区,流传着很多关于“赶尸”的事迹,下面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,从中可以略知一二“赶尸”的奥秘所在。


本纪四十年代末,洞庭溪对门的牯牛背山上,有个挑窑货的人,得了急症死在今永定区沅古坪镇的木山村,家里缺少人手,无法把尸抬回来,一个同宗兄弟来到金宅雷坛,请掌坛巫师金九公帮忙把尸赶回来。动身之前,金九公先在堂屋里卜卦请师,师傅应了才上路。到达木山后,金九公即洗脸净手,拿出符箓和令牌,在尸体旁布了一个临时雷坛,既不动锣鼓,又不作全场法事。他围着尸体转了一圈后,画了几个字号,把死者翻了一个身,然后把一只刚开叫的鸡公从地上拿起来,一口咬破鸡冠,把血滴在水碗里,口念咒语手挽诀,端着法水,再用令牌在水碗上边画几个字号,双眼一睁,右脚一蹬,令牌在司桌上猛地一击,向尸体连喷三口法水,大喊—声“畜牲起来!”所谓“畜牲”,据说人死后,尸体已变成畜牲了,或说人死后,有的已超生为兽类,所以才叫畜牲。金九公话音刚落,尸体开始慢慢地颤动。金九公上前把死者的头抬起来,脸上蒙一块青布,说是鬼魂怕见太阳,同时,以免路上人碰到害怕。金九公又在死尸头上戴了一顶破斗笠,脚上穿一双旧草鞋。死尸坐起后,金九公在他头上再画几个字号,喷上一口水,脚又一蹬喊道“畜牲站起来!”说时迟,那时快,金九公右手用令牌在死尸背后一击,尸体如触电般一下站了起来,吓得围观的群众四散逃奔,生怕死鬼把魂慑了去。这时,金九公脚踩罡,手挽诀,又围着尸体旋了三个圈,并在尸体脚上画了几个字号,向死者面前喷了几口水后,便辞别当坊土地,叫沿途路神让道,接着用早已准备好了的桃树枝条,在死者背上“啪”地一抽,连喊三声“畜牲上路!”只见死者硬着脚弯子向前一步步地跳着走出了他躺过的晒谷场。金九公抱拳拜别了惊魂甫定的观众,挥着桃树枝赶着尸体上路了。他的儿子和死者兄弟跟在九公后面,战战兢兢地走着。


死尸走路,不像活人迈步走,而是一步步跳着走。碰到台阶或上下坡时,九公叫“畜牲停下!”尸体便站着不动了。这时,九公就叫其兄弟背对背地背着尸体上下坡。如果走到叉路口,若往左边去,九公用桃枝拍打尸体的右身说朝右走,尸体就跳着朝右走去,反之亦然。死尸很听话,真像一个活人。由于山路崎岖,尸体走得很慢,一直走了三天,才走到七甲坪乡的五家湾村,那一天,金氏祠堂边、大路两旁聚集着数百人围观,堵住了出路,九公就向乡亲们拱手道:“畜牲来了,请让开!”心惊肉跳的人群立即哗啦一下让出一条口子,死尸朝着口子跳着走了过去。在路途上,如果金九公走累了或是要抽袋烟,他就叫死尸靠在大路旁的泥坎或岩坎边;要是晚上投宿,他就把死尸靠在别人屋檐下的板壁上。本来从木山到牯牛背不足两天的路程,九公赶着尸体走了七天才到牯牛背。这一次赶尸,让成千上万的群众开了眼界,因此这个故事至今仍在这一带经久不衰地流传。


赶尸是苗族蛊术的一种,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。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,赶尸属于白巫术。


赶尸的人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,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,都由他一人赶。法师不在尸后,而在尸前带路,不打灯笼,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,一面走一面敲锣,使夜行人避开,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。尸体在一个以上时,即用草绳把他们联系起来,每隔六七尺一个。夜里行走时,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,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,垂在脸上。


路上有“死尸客店”,也叫“鬼店”。这种神秘莫测的“死尸客店”,只住死尸和赶尸匠,一般人是不住的。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。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,是尸体停歇之处。赶尸匠赶着尸体,天亮前就达到“死尸店”,夜晚悄然离去。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。遇上大雨天不好走,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。他们是一群与鬼打交道的人,永远行走在无边的夜幕下。整个白天,他们和回家的那些僵尸就蛰伏在这些鬼店里。


在湘西赶尸人的语言里,从来没有“死尸”或死人的称谓,他们对尸体一律称为“喜神”(似乎也是“死人”的谐音)。一般来说,每次赶尸至少在两具以上,设坛、上香、烧纸以后,就开始昼伏夜出的千里行程。他们的行走是缓慢的,而且大多是在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径。一路上赶尸人盘算好行程与盘缠,以便于选择一处又一处鬼店入住。这些鬼店无一例外地开着厚重、涂有生漆与桐油的木门。门楣上挑着杏黄色灵旗,上书“祝尤科”三个大字,赶尸人一看到“祝尤科”三个字,就可以照进不误,因为凡挂着“祝尤科”黄旗的小店,就是可以让尸体入住的鬼店——这种小店的全部秘密就在大门两旁,它多了两小间耳房。黑漆大门是长年打开的,敞开的大门正好遮挡住两边的耳房。赶尸人一进门,就将尸体“赶”进耳房里安息。如果逢上刮风下雨或大雪封门,尸体在耳房里待上十天半个月也是常有的事,店家也从不进耳房窥探,连赶尸人自己也不进去探看,他只需要进门时将尸体蒙面的辰州符取下即可。取下这个辰州符,尸体本领再大也无法行走,而如果忘了取下符咒,后果非常严重,尸体会在午夜时分一跳一跳地离开鬼店。


湘西赶尸有 “三赶,三不赶”之说。


凡被砍头的(须将其身首缝合在一起)、受绞刑的、站笼站死的这三种可以赶。理由是,他们都是被迫死的,死得不服气,既思念家乡又惦念亲人,可用法术将其魂魄勾来,以符咒镇于各自尸体之内,再用法术驱赶他们爬山越岭,甚至上船过水地返回故里。


凡病死的、投河吊颈自愿而亡的、雷打火烧肢体不全的这三种不能赶。其中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阎王勾去,法术不能把他们的魂魄从鬼门关那里唤回来;而投河吊颈者的魂魄是“被替代”的缠去了,而且他们有可能正在交接,若把新魂魄招来,旧亡魂无以替代岂不影响旧魂灵的投生?另外,因雷打而亡者,皆属罪孽深重之人,而大火烧死的往往皮肉不全,这两类尸同样不能赶。


赶尸原本只赶死在战场上的尸,发展到后来,老司也帮那些被官府冤枉杀死的人赶尸回乡。


“辰州符”赶尸的地域范围往北只到朗州(常德)不能过洞庭湖,向东只到靖州,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,向西南可到云南和贵州。传说,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国辖地,再远就出了界,即使老司也赶不动那些僵尸了。


赶尸的方法很特别在每年秋分之后,各州府县衙门都奉刑部的批文处决死牢里的死囚。本地的死囚处决后自有其家属收尸埋葬,而欲将被处决的客籍死囚搬运回故里,通常一具尸首需要请四人抬运,花费较大,而请老司赶尸返乡则相对费用少,并且可以保证中途不腐不臭,而被抬之尸一天以后就可能腐烂。


一般临刑的前一天,客籍死囚的亲属和同乡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,都会凑一些银子给他们请来的老司(惯例是各着青衣和红衣的两位),买好一应物品。行刑当天,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帮忙的人都要在法场外等候。午三刻,刀斧手手起刀落,死囚人头落地。官离开法场,红衣老司即行法事念咒语,助手帮忙将被斩的客籍死囚身首缝合在一起,在由青衣老司将辰砂(最好的朱砂)置于死者的脑门心、背膛心、胸膛心窝、左右手板心、脚掌心等七处,每处以一道神符压住,再用五色布条绑紧。相传,此七处是七窍出入之所,以辰砂神符封住是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。


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迁来濮地的崇山峻岭之后,他们失落了 “五里大雾”的法术,却创造了炼丹砂的技法。一般说来,老司赶尸除须用祖传的“神符”外,也万万少不了丹砂。这丹砂以辰州出产的最好,因而也叫辰砂。而那赶尸之术,原叫 “辰州辰砂神符法术”,只因名称太长不好念,就简单地叫成了“辰州符”。拥有了辰州符与辰溪砂,便可以赶尸了。


赶尸这种奇特的行业,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。为什么呢?


一、只有湘西有“死尸客店”。


二、只有湘西群众闻见赶尸匠的小阴锣,知道迥避。三、湘西村外有路,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过,他们当然不会准死尸入村。四、湘西人闻见阴锣声,便会主动将家中的狗关起来,否则,狗一出来,便会将死尸咬烂。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。不管怎样,叶落必须归根。客死异地的游子,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;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,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。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,地方贫瘠,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,作小贩、采药或狩猎为生,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,山中瘴气很重,恶性疟疾经常流行,生活环境坏到极点,除当地的苗人以外,外人是很少去的。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,没一个是有钱人,而汉人在传统上,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,但是,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,即使有钱,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,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。


湘西赶尸是充分利用“辰州符”与“水法”、“尸法”的综合运用,外界的人一般不知道其核心内容,更有现代很多学者没有对其研究透就说是“技巧”,实属“歪论”。我有幸在苗疆地区与苗族法师交流,得其“赶尸”真髓。才感叹中国神秘文化之奥秘远远超出我们想象。虽然我得其“湘西赶尸法术”,但不能说“湘西赶尸”能很好的保存下来。

在湘西的山区,当有外乡人在那里去世后,他的亲友便前往聘请法师来赶尸回乡。当法师来到停尸的地方,首先查看死者的生辰及死忌,看看是否有冲克,然后便在尸旁念咒,口中喃喃念咒好一会,突然,把手中的桃木剑,用力插入停放尸体的木板上,倘若桃木剑应手而入,即表示这尸体愿意接受,法师的号令指引,法师便肯接下这赶尸的聘约。但倘若桃木剑屡插不入或是突然折断,那位法师便立即掉头不顾而去,因为,这表示尸体不肯听从他的号令,途中很可能会因此而发生变故的,所以即使再出更高的价钱,法师也不会答应赶尸的。


当法师接了生意后,并不会立即起程,而是要待几天,直至有四五具尸体,才一并起程,有些更会在路途上再接尸体。奇怪的是在法师作法后无论天气怎样尸体也不会腐烂。起程的时候,由法师把待运的死尸集中一起,起坛作法后,便把用黄纸写成的符,贴在每个死尸的额上,喃喃念咒后,每具尸体便直立起来,随法师的背后一跳一跳的,往前跟着跳去。因为死尸的各处关节经己僵硬,所以膝部不能屈曲,祇能跳跃向前。而一般行旅是日行夜宿,但赶尸正好相反日宿夜行,因赶尸需要在晚间进行,不可让太阳照射到死尸身上,所以一到鸡啼,天将破晓前,法师便带领死尸们投宿,直至晚上,临行前由法师逐一检视尸体额上的符,如没问题,才会继续赶尸行程。然而,赶尸不是把尸体一直赶回故乡的,只是带领死尸穿过荒凉崎岖的山区,回到平原地,交给来接运的乡中亲人,让他们把尸骸放进棺木内,用其它的交通工具,把棺木运回乡间入土安葬。


以上的“赶尸”方法,对许多人来说,却是半信半疑,因为死尸竟会跳动,这未免太不可思议,令人难以置信。但在术数的立场来看,“赶尸”并非绝无可能的事,因这是属于“五术”﹝山、医、卜、命、相﹞中的“山术”范围内,“山术”注重画符念咒,研习超自然的力量。然而撇开符咒不谈,单从死尸是否能够话动而言,这是真的有此可能,在中国历代资料当中,常有尸变的记载,所谓尸变是指,死尸受了某些外间因素而突然复活,但这复活的死尸已失了人性,祇是一具没意识的行尸而已。而尸变通常发生在雷电交加的时候,这可能因雷电刺激起死尸体内,还未完全散去的静电所致,于是那死尸便像通了电一样,在毫无意识下活动起来。


而法师们是否掌握了这窍妙,所以懂得控制这短暂复活的方法呢?随着“赶尸”这行业的末落,这将会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。


分享到: 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q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qzone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t! 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!connect_viewthread_share_to_pengyou!
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玄奇阁 ( 苏ICP备15716833号-2  

GMT+8, 2024-6-2 11:36 , Processed in 0.140661 second(s), 34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